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关于管道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要求
管道安装应遵循“先大管、后小管,先主管、后支管,先下部管、后中上部管”的原则。
当壁厚不等时,应对厚壁侧管进行削薄处理,以防止焊接应力集中,降低接头的疲劳强度。
管道组成件焊缝的质量要求
两相邻管道的纵向焊缝或螺旋焊缝之间的相互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不得有十字形焊缝;同一管道上的两条纵向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管沟和地上管道两相邻环焊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钢管外径,且不得小于150mm;预制直埋保温管两相邻环焊缝中心间距不宜小于2m。
严禁采用在焊口两侧加热延伸管道长度、螺栓强力拧紧、夹焊金属填充物和使补偿器变形等方法强行对口焊接。
管道环焊缝不得置于建筑物、闸井(或检查室)的墙壁或其他构筑物的结构中。因保护距离不足而设在套管或保护性地沟中的管道不应设有环焊缝,否则应对此焊缝的焊接质量进行100%的无损探伤检测。
焊接质量控制
从事市政公用工程压力管道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相应的焊工合格证书,证书应在有效期内,且焊工的焊接工作不能超出持证项目允许范围。
焊接前控制包括:确保焊工持有有效证书,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操作,避免使用不恰当的焊接方法。
焊接质量检验
需要进行100%无损探伤检测的情形包括:干线管道与设备、管件连接处和折点处的焊缝;穿越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主要道路以及江、河、湖等的管道在特定范围内;不具备强度试验条件的管道焊缝;现场制作的各种承压设备和管件。
无损检测的标准和频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若检测出现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返修,同一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应大于两次。
施工质量控制
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
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
管道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
水压试验分为预试验阶段和正式试验阶段。预试验阶段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并稳压30分钟,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补压不得高于试验压力。
管道试验合格判定:试验过程中,管道接口、配件等无渗漏、变形等现象,压力保持稳定,则视为合格。
回填材料的质量要求
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和方法按相关规定执行。
柔性管道的变形率不得超过设计要求,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变形率应不超过2%,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应不超过3%。管壁不得出现纵向隆起、环向扁平和其他变形情况。
管道检测的一般要求
控制管道焊接的标准,对口需要分管道类型、对口位置、对口距离,检测方式方法、检测工具和检测流程和检测时常。
管道需要底对齐,对口位置距离大于2米,切削平滑对口准确,可采用无损检测方式和方法检测对口质量。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管道工程的质量,从材料选择、焊接工艺到最终试验等各个环节都需严格控制,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