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结构技术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要求
选用符合标准的水泥、骨料和钢筋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满足工程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耐久性需求。例如,素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承受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抗震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采用500MPa及以上等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结构的功能要求
能承受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在发生火灾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保持足够的承载力。
当发生爆炸、撞击、人为错误等偶然事件时,结构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固性,不出现与起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防止出现结构的连续倒塌。
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
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结构的适用性要求
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例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
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结构应能抵抗风化、腐蚀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施工要求
当施工方法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时,应进行施工方法对主体结构影响的分析,并应对施工阶段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进行验算。
钢结构施工方案应包含专门的防护施工内容,或编制防护施工专项方案,应明确现场防护施工的操作方法和环境保护措施。
这些技术要求旨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适用性和耐久性,满足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