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基层施工质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规定
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减少基底土扰动的保护措施,例如机械挖土时,基底以上200mm~300mm厚土层应采用人工配合挖除。
地基工程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质量要点:砂宜选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选用细砂或粉砂时应掺加粒径25~35mm的碎石,分布要均匀。
灰土地基施工质量:灰土施工时,应控制其含水量,以用手紧握成团、轻捏能碎为宜。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墩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cm。
桩基工程:
材料质量控制: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水泥宜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浇筑水下混凝土。水宜采用饮用水。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分批随机抽样、见证复拭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钢筋笼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视成笼的整体刚度、材料长度、起重设备的有效高度三因素综合考虑。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环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应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并相隔点焊,或直接点焊。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要求。摩擦型桩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以高程为主,贯入度为辅。端承型桩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以贯入度为主,以高程为辅。
基坑工程
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技术交底:项目开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保存。每一分部工程开工前均应进行作业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书应由施工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任务范围、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成品保护要求等。
测量控制: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这是施工单位应履行的技术工作职责,其复核结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复检确认后,方能进行后续相关工序的施工。常见的施工测量复核有工业建筑测量复核、民用建筑的测量复核、高层建筑测量复核、管线工程测量复核。
计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包括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过程的测试、检验、分析计量等。其主要任务是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计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是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配置计量人员,建立健全和完善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工序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根据施工需要,编制地基处理、桩基、大体积混凝土等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采用换填垫层法加固地基时,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土层。
工程质量验收
工程质量验收应遵循全面性、刚性和公正性原则,按照国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