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重点包括:
人的工作质量:
确保工程质量的最终实现,施工单位应重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态度,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能力。
投入品的质量:
严格把控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确保它们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全面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工序质量,通过质量检查、测试和验收等手段,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预定标准。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对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确保每个分项工程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预防为主: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事前控制,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
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严防系统性因素导致的质量变异,通过系统性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现场质量检查方法:
掌握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等多种现场质量检查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质量事故处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包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处理方案制定、实施处理、结果检查和结论总结等步骤,确保质量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采购、进场试验检验、过程保管和使用,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特殊特性管理:
识别并明确对产品或过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并在设计输出、控制计划等文件中加以标注和控制。
过程方法应用: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集合,通过过程方法提高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多种形式,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这些重点涵盖了从材料采购到施工过程,再到质量检查和事故处理的各个环节,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