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报价是一种投标策略,指在工程项目的投标总价确定后,根据招标文件的付款条件,合理地调整投标文件中子项目的报价。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在不抬高总价以免影响中标的前提下,实施项目时能够尽早、更多地结算工程款,并能够赢得更多利润。以下是一些不平衡报价的具体应用和注意事项:
能够早日结账收款的项目:
如开办费、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等,可以报得高一些,以利于资金周转。后期工程项目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可适当降低。
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
单价可适当提高,这样在最终结算时可获得超额利润。而将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单价降低,工程结算时损失不大。
设计图纸不明确的项目:
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可以提高单价。而对工程内容说明不清的,则可降低一些单价。
工程量计算误差引起的不平衡报价:
投标单位在审核建设单位的工程量时,发现计算有误,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对于一些将来实施时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价格适当报高,对于工程量将来减少的项目,价格适当报低,保持报价总价不变。
建设单位工程量清单项目描述不符引起的不平衡报价:
投标单位在报价时,汇总报价不变,把施工中先期施工项目的价格调高,后期施工中的项目价格调低。这样,投标人就可提前获得较多的进度款。
合同和计价规范的影响:
不平衡报价是否按照调整后的综合单价结算,主要取决于合同约定以及工程量的变化情况。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约定,那么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或者合同约定与计价规范规定不符,那么可能需要按照计价规范来处理。
法律效力的考虑: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因此,如果在结算时对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及总价进行调整,则可能会违反招标投标法而无效。
建议
仔细研究招标文件:了解付款条件、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等,以便准确预测哪些项目可能需要提高或降低报价。
合理预测工程量变化:根据历史数据、市场情况和项目特点,预测哪些项目的工程量可能会增加或减少。
注意合同条款:在报价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是否有关于不平衡报价的约定,以及如何处理工程量变化。
保持总价不变:在调整单价时,确保不改变投标总价,以免影响中标。
咨询专业人士: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咨询有经验的工程师或造价师,以确保不平衡报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提高投标的成功率和项目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