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施工成本核算是指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实际发生费用进行总计,并计算施工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这是对成本计划是否得到实现的检验,对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成本核算的对象
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指在计算工程成本中,确定归集和分配产生费用的具体对象,即产生费用承担的客体。
常见的成本核算对象包括:
一个单位工程由多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时,各个施工单位均以同一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各自核算自行完成的部分。
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按工程分阶段或分部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同一“建设项目合同”内的多项单位工程或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可列为同一成本核算对象。
改建、扩建的零星工程,可把开竣工时间相近的一批工程,合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可按实际情况与管理需要,以一个单位工程或合并若干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施工成本核算的原则
施工形象进度、施工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原则。
量价分离原则,即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进行数量和单价分离,以便于控制。
施工成本核算的内容
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人工费核算
材料费核算
周转材料费核算
结构件费核算
机械使用费核算
其他措施费核算
分包工程成本核算
间接费核算
项目月度施工成本报告编制
施工成本核算的方法
表格核算法:简便易懂,方便操作,实用性好,但难以实现较为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
会计核算法:科学严密,人为控制的因素较小,核算覆盖面较大,对核算人员要求水平高。
施工成本核算的依据
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资料。
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资料。
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以及材料、结构件、作业、劳务的内部结算指导价。
施工成本核算的程序
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施工成本分析
直接成本分析: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详细核算,确保每项费用的合理性。
间接成本分析:包括管理费、规费和税金的核算。
通过以上内容,二级建造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施工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