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冬季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防水工程
在寒冷或侵蚀环境中,隧道工程的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抗冻等级不得低于F300。
防水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宜掺入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等综合措施。
涂料防水层不得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施工。
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过程中下雨、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措施。
钢支撑工程
当温度改变引起的支撑结构内力不可忽略不计时,应考虑温度应力。
在负温下绑扎、起吊的钢索与构件直接接触时应加防滑隔垫。凡是与构件同时起吊的节点板、安装人员用的挂梯、校正用的卡具,应采用绳索绑扎牢固。直接使用吊环、吊耳起吊构件时应检查吊环、吊耳连接焊缝有无损伤。
在负温下安装柱子、主梁、支撑大构件时应立即进行校正,位置校正正确后应立即进行永久固定。当天安装的构件,应形成空间稳定体系。
喷射混凝土
明挖工程和结构加固工程,应使用防冻型预拌喷射混凝土干料。
混凝土工程
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减少热量散失,做到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大于等于5度,分层浇筑后,大整体式结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之前,不应低于2度。
采用蓄热养护时,应做到隧浇筑、随振捣、随覆盖,减少热量失散。保温、保湿材料必须紧密覆盖模板和混凝土表面,迎风面宜设置挡风设施,形成不透风的围护层,对细薄结构的棱角部分,应加强保温,结构上的孔洞用暂时封堵。
冬期施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试配强度应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冬期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小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选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骨料加热不得高于60℃。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冬期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0℃以上。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砌体工程
砌筑应在供暖环境中进行。工作地点和砌体周围温度均不应低于5℃,耐火砖和预制块在砌筑前应预热至0℃以上。
冬期施工时,应做专门的施工记录,并符合下列规定:室外空气温度,工作地点和砌体周围的温度,加热材料在暖棚内的温度,不定形耐火材料在搅拌、施工和养护时的温度,应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全部测量点应编号,并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测量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温度时,测温表放置在料体的时间不应少于3分钟。
冬期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包括施工部署(进度安排)、施工程序、施工机具与材料调配计划、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测温人员、掺外加剂人员)与劳动力计划、保温材料与外加剂材料计划、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检测项目等。
生产准备: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如现场供水管道的保温防冻,搅拌机棚的保温,场地的整平及临时道路的设置,装修工程的门窗洞口封闭及保温。
资源准备: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外加剂材料、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测温剂)、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
钢筋焊接质量控制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钢筋焊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气温较低,钢筋焊接容易出现脆化、焊缝不饱满等问题。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