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定额是 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基本工序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具台班数量标准。它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为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而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也是工程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定额,属于基础性定额。
施工定额的作用包括:
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础:
是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依据,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确定施工责任成本和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依据,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的有效工具,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以及施工成本分析和施工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的基础。
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的工具:
项目管理机构通过下达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来实现组织管理和指挥施工生产。
施工成本控制和分析的依据:
用于施工成本控制和分析,以及施工成本管理绩效考核。
施工定额的分类包括:
人工定额:
也称为劳动定额,是在正常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基本工序所消耗的人工工日的数量标准。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也可表现为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材料消耗定额:
指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基本工序所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零星材料。
施工机具消耗定额:
指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基本工序所需消耗的施工机具台班数量标准。施工机械时间定额以“台班”表示,即一台机械工作一个作业班时间。
施工定额的编制方法包括:
技术测定法:
通过实际测定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确定施工定额。
统计分析法:
对历史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施工定额。
比较类推法:
通过比较类似工程或工序的施工定额,类推出新的施工定额。
经验估计法:
根据施工人员的经验,估计施工定额。
施工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多数施工班组或生产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少数班组或劳动者可以接近,个别班组或劳动者可以超过的水平。这种水平是一种鼓励先进、勉励中间、鞭策后进的定额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