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二级建造师管理办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小组组建与注册登记
组建原则: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成员人数一般为3-10人,活动课题应围绕项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注册登记:小组组建后需向技术质量部申请注册登记,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注册号由四个字母和两组数字组成,前两个字母为ZN,后两个字母为QC,前一组数字为当年年号,最后两位数字为注册顺序号。
小组活动与成果撰写
活动内容:小组活动课题应具体、有针对性,先易后难,力求“小、实、活、新”,以“实”为主。
活动计划:小组活动要有计划地安排,严格按PDCA循环程序的步骤进行。
成果记录:小组活动结果要如实记录在QC小组活动记录本上,并制定标准化措施予以实施。
小组管理与考核
日常管理:各个QC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日常管理,并填写“QC小组活动现场检查记录”,每月报项目工程部进行检查。
活动频率:QC小组活动每月不得少于二次,课题选定合适的目标值,制定具体的实施对策,逐项落实及及时总结。
成果评选:月底可以参加项目部成果申请评选,上交成果每个月15号之前上交项目工程部。
命名与编号
命名方式:QC小组的命名不拘泥于形式,可以用部门名称、团队名称或课题名称进行命名。
编号规则:注册号由两个字母和两组数字组成,即字母为QC,前两个数字为当年年号,最后两位数字为注册顺序号,并按注册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这些管理办法旨在确保QC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和系统性,通过明确组建原则、注册流程、活动内容与成果记录、日常管理与考核以及命名与编号规则,推动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