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是否需要去工地,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性质、职位要求以及个人职业规划。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和建议:
咨询单位工作
不需要去工地:在咨询单位工作的造价员主要负责编制控制价,这通常在项目招标之前完成,因此在这个阶段不需要去工地。控制价是基于图纸编制的最高限价,在招标过程中使用,而此时项目还未开始施工。
可能需要去工地:如果咨询单位接到施工单位的项目,可能会需要派造价员去工地进行现场监督或进行项目竣工后的结算工作。这种情况下,造价员需要去工地了解施工情况,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施工单位工作
需要去工地:在施工单位工作的造价员通常需要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办理以及最后的结算工作。这些工作需要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因此需要去工地。不过,施工单位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可能较为艰苦,有些造价员可能会选择不住工地,而是租房住,白天工作,晚上与家人在一起。
不需要去工地:有些造价员在施工单位可能不需要经常去工地,尤其是那些负责全过程造价咨询的人员,他们可能更多地是在办公室处理重要业务,偶尔去现场了解施工情况。
建设单位工作
需要去工地:在建设单位工作的造价员同样需要去工地,因为他们需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不过,具体是否需要去工地还取决于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建议
对于新手造价员:建议先去咨询单位工作,接触更多的项目,上手比较快,系统学习算量和组价,对职业发展有帮助。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工地学习施工工艺,这对专业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但并不是必须的。
对于有一定经验的造价员:可以根据个人职业规划选择是否去工地。如果希望从事全过程造价咨询,可能需要去工地驻场;如果希望工作更轻松一些,可以选择在咨询单位或建设单位工作,偶尔去现场了解施工情况。
综合考虑:是否去工地需要综合考虑工作性质、个人承受能力和职业规划。如果希望工作稳定、压力小,可以选择在咨询单位或建设单位工作;如果希望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并且能够承受现场艰苦的生活环境,可以选择去工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