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的核心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静态评价指标和 动态评价指标两大类。
静态评价指标
投资收益率 概念
:技术方案建成投产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额与技术方案投资的比率。
判别准则: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总投资收益率 概念:
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技术方案总投资的比值。
判别准则:总投资收益率大于行业平均收益率,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资本金净利润率 概念:
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与技术方案资本金的比值。
判别准则: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净利润率参考值,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静态投资回收期 概念: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技术方案净收益回收其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方法
各年净收益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 = 每年净收益 × 年数
各年净收益不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 =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 - 1 + (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 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判别准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方案不可行;反之,可行。
动态评价指标
财务净现值(FNPV) 概念:
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分别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技术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
净现值率
概念: 财务净现值与总投资现值的比值。费用现值
概念: 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总费用折现到项目开始实施时的现值总和。净年值(NPV)
概念: 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现到计算期初的现值代数和。费用年值
概念: 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总费用分摊到每一年,然后折现到项目开始实施时的现值总和。内部收益率(IRR)
概念: 使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动态投资回收期
概念: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项目开始实施时的现值总和等于零时的年份。 判别准则 静态评价指标
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过计算财务净现值、净现值率、费用现值、净年值、费用年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更全面地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一级建造师在工程经济方面的核心评价体系,帮助考生全面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