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耐火材料的考点主要包括耐火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以及常用的耐火材料种类。
耐火材料的定义
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主要用于炼钢、炼铁及其他冶炼炉和锅炉的内衬。
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砌体材料:按材质分为普通耐火材料和特种耐火材料;按材料密度分为重质耐火材料和轻质耐火材料;按主要化学特性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耐火材料。
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包括低钙铝酸盐耐火水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耐火砖细块或石棉等材料。
常用耐火材料
硅藻土:一种应用广泛的耐火隔热保温材料,具有气孔率高、耐高温及保温性能好、密度小等特点。
硅酸铝耐火纤维:轻质耐火材料,呈白色纤维状,具有密度小、耐高温、热稳定性好、热导率低等优点。
黏土砖: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耐火度1580—1770℃,抗热震性好,属于弱酸性耐火材料,常用于焦炉、玻璃熔窑、酸性炼钢炉等。
高铝质制品:主晶相为莫来石和刚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高温强度,常用作碱性平炉顶砖。
碳质制品:包括碳砖、石墨制品和碳化硅质制品,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性、良好的耐热震性能和高温强度,广泛应用于高温炉炉衬。
性能指标
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耐火度、抗热震性、高温荷重变形温度等。例如,硅砖的软化温度很高,接近其耐火度,重复煅烧后体积不收缩,甚至略有膨胀,但抗热震性差。
这些考点涵盖了耐火材料的基本定义、分类、常见种类及其性能特点,是造价工程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重点关注这些方面,确保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