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在考试和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式及其解释: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基本思路:疏散总宽度 = 疏散总人数 / 100 × 百人宽度。
计算步骤:
确定拟计算部位需要疏散的总人数。
准确选择百人宽度。
将两个参数代入公式计算。
将计算值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对比,取较大值。
疏散时间计算公式
疏散时间= 疏散距离 / 疏散速度。
疏散距离:从疏散起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
疏散速度:根据人员密度、疏散通道类型等因素确定。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设计流量= 消防用水量 × 消火栓数量 × 消火栓同时使用系数。
灭火器配置计算公式
灭火器数量= 保护面积 / 单位灭火器保护面积。
保护面积:需要保护的场所面积。
单位灭火器保护面积:根据灭火器类型和场所火灾风险确定。
防烟分区计算公式
防烟分区面积= 建筑面积 × 防烟分区比例系数。
泄压面积计算公式
泄压面积= 厂房容积 / 1000 × 泄压比。
长径比= 建筑平面几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长尺寸与其横截面周长的积和4.0倍的该建筑横截面积之比。
分段方法:
0 < 长径比 ≤ 3,不需要分段计算。
3 < 长径比 ≤ 6,需要分两段计算。
6 < 长径比 ≤ 9,分三段计算。
如果分段后长径比仍大于3,直接按公式计算泄压面积。
防火间距计算公式
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防火间距 = 10 + b1 + b2(b1、b2取值:一二级取0;三级取2;四级取4)。
甲类厂房:与甲、乙、丙、丁、戊类厂房防火间距 = 12 + b1 + b2。
高层厂房:与甲、乙、丙、丁、戊类厂房防火间距 = 13 + b1 + b2。
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
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将戊类厂房等同民用建筑按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执行。
水雾喷头布置要求
水雾喷头数量:应根据设计喷雾强度、保护面积和水雾喷头特性,按水雾喷头流量核算公式和保护方针水雾喷头数量核算公式核算确认。
这些公式涵盖了消防工程师在火灾安全评估、防火设计、灭火系统配置等方面需要掌握的关键计算。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