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考试和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负荷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负荷计算
定义:负荷计算是将实际负荷转换成一种假想的持续负荷的计算方法,目的是为供配电设计提供所需要的各项数据。
内容:包括求取负荷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尖峰电流、电网损耗等。
方法:
单位指标法:适用于负荷功率不明确的项目,多用于项目前期方案的初步估算。
需要系数法:适用于各种负荷已知的项目,多用于初设阶段设计、照明负荷统计和高压系统,但5台以下设备不宜使用此方法。
利用系数法:特别适用于工业企业电力负荷计算。
荷载分类
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永久作用:荷载值不变,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等。
可变作用:荷载值随时间变化,且变化值和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等。
偶然作用: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如爆炸力、撞击力、地震、台风雪崩等。
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面荷载:楼面、墙面。
线荷载:梁、条形基础。
集中荷载:柱。
按构造的反应分类:
静态作用:不使结构或结构件产生加速度或产生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
动态作用:使结构或结构件产生加速度。
电气负荷分类
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重大安全事故的负荷。
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或造成局部区域较大经济损失的负荷。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其他负荷。
这些知识点在二级建造师的考试和实际工作中都非常重要,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