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水利分期是指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导流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以适应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分期导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段围护河床,使河道水流通过被围堰束窄的部分河床或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从而实现施工期间的通航、放筏、漂木以及尽早发挥发电效益等目标。
分期导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两期两段导流
第一期先围一岸,河水通过另一侧被束窄的河道宣泄。
第二期围护另一岸,水流通过第一期修建的泄水建筑物或梳齿、厂房、船闸等处宣泄。
两期三段导流
第一期先围两岸,河水从河道中部宣泄。
第二期再围中部。
分段导流
将河床围成若干个干地基坑,分段进行施工。这种方式不仅涉及空间上的分段,还在时间上将导流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
分期导流的主要考虑因素
河床的宽度、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
这些条件决定了围堰的布置方式、高度和稳定性。
枢纽布置:
根据枢纽的整体设计,合理规划围堰的位置和结构。
施工总进度:
分期导流需要与整体施工进度相匹配,确保各阶段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二期内工程量的均衡性:
合理分配工程量,避免某一阶段施工过于集中。
场内外交通:
考虑围堰施工期间的交通安排,确保材料运输和施工设备的进出。
施工期通航、放筏、漂木:
确保施工期间不影响正常的通航和水上活动。
尽早发挥发电效益:
通过分期导流,尽早完成泄水建筑物和发电机组的安装,实现发电效益。
实际案例
中国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枢纽位于长江三峡出口,河床开阔,河中有葛洲坝和西坝两个江心洲,并有全年通航要求,适于采用分期导流。第一期利用葛洲坝滩地,先围左岸二江和三江部位,修建泄水闸、二江电站、三江船闸等,江水由大江宣泄。通过这种分期导流方式,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尽早发挥了发电效益。
建议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施工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期导流方式和围堰布置方案。同时,应充分考虑分期导流对通航、放筏、漂木等的影响,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