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桩基础知识主要涉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检测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分类
根据打(沉)桩方法的不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可分为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
锤击沉桩法施工要求
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运输和打桩。
接桩接头宜高出地面0.5~1m,接桩方法包括焊接、螺纹接头和机械啮合接头等。
沉桩顺序应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密后疏。对于密集桩群,应控制沉桩速率,宜从中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锤击桩终止沉桩标准:以桩端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当桩终端达到坚硬、硬塑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土及风化岩时,可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控制为辅。
静力压桩法施工要求
施工前实行试压桩,数量不少于3根。
桩接头可采用焊接法、螺纹式、啮合式、卡扣式、抱箍式等机械快速连接方法。焊接、螺纹接桩时,接头宜高出地面0.5~1m;啮合式、卡扣式、抱箍式方法接桩时,接头宜高出地面1~1.5m。
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分类
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泥浆护壁灌注桩、沉管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和干作业机械人工成孔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
可选用单打法、复打法或反插法。
成桩过程包括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
桩基检测技术
钻芯法: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桩身完整性分为I类桩、Ⅱ类桩、Ⅲ类桩、IV类桩,其中I类桩桩身完整,Ⅱ类桩有轻微缺陷,Ⅲ类桩有明显缺陷,Ⅳ类桩存在严重缺陷。
低应变法:可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高应变法:可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声波透射法:可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桩基础构造及分类
构造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
分类
按受力情况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端承桩穿过软弱土层而达到坚硬土层或岩层,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岩层阻力承受;摩擦桩完全设置在软弱土中,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土的摩擦力承受。
施工技术要点
沉桩顺序
宜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端(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根据斜坡地形,应先坡顶后坡脚。
沉桩时注意事项
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应为5~10mm;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与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桩基检测开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