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施工前准备阶段
接受委托:监理公司接到监理任务书后,收集工程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熟悉设计文件: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阅读设计图纸,总监理工程师收集问题并审核。
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需要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参加。
审核承包商质保体系和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资质、项目经理、技术人员资格证明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完整性。
施工阶段
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审核: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
材料与设备报验:施工用各类材料与设备需报送样品、材料证明、实验报告和技术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使用。
工序监理:监理工程师对每道工序的操作及质量进行巡视、旁站、检测等监理工作,施工单位需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自检、互检。
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需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将相关资料送交审验。
质量事故处理:现场出现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并严格按照商定方案处理。
进度款申报与审核: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时间申报工作量及进度款,监理工程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算并签认。
工程竣工阶段
竣工预验收:施工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发现问题时提出整改要求。
工程竣工验收:监理单位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并签署监理意见。
竣工结算资料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竣工结算资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
监理总结: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监理档案资料,包括设计变更、工程变更资料,监理指令性文件,各种签证资料等。
以上流程确保监理工程师在每个阶段都能有效履行其职责,保证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合同规定和相关法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投资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