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电缆敷设要求如下:
电缆沟开挖及土方回填
明确定位桩,按土沟开口尺寸和长度划线或绷线;一般情况下,沟深为0.9m。
电缆敷设后,上面要铺100mm厚的软土或细沙,再盖上混凝土保护板、红砖或警示带,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以外各50mm,覆土分层夯实。
电缆敷设及接头防护
直埋电缆应使用铠装电缆,铠装电缆的两端金属外皮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直埋电缆和水底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交接试验,有铝包或铅包护套的电缆,必须进行外护套绝缘电阻测试。
开挖的沟底是松软土层时,可直接敷设电缆,一般电缆埋深应不小于0.7m,穿越农田时应不小于1m;如果有石块或硬质杂物要铺设100mm厚的软土或细沙。
直埋电缆同沟时相互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平行距离不小于100mm,交叉距离不小于500mm。
直埋电缆的中间接头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盒下面应垫以混凝土基础板,长度要伸出接头保护盒两端600~700mm,进入建筑物前留有足够的电缆余量。
直埋电缆自电缆沟引进隧道、工作井和建筑物时,要穿在管中,并将管口堵塞。
电缆标桩埋设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电缆桥架、沟、夹层或隧道内电缆敷设
高压与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宜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绑带扎牢。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敷设时不应小于1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电缆保护管施工
电缆保护管外径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隧道、沟道、电缆井等处,一般应采取防水套管;硬塑料管与热力管交叉时,应穿钢套管;金属管埋地时,应刷沥青防腐。
电缆保护管宜敷设于热力管道的下方。
敷设在排管内的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电缆排管施工
敷设电力电缆的排管一般为150mm;埋入地下的排管顶部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人行道500mm;一般地区700mm。
在电缆排管直线距离超过50m处、排管转弯处、分支处都要设置排管电缆井。排管通向电缆井应有不小于0.1%的坡度,以便管内的水流入电缆井内。
这些要求确保了电缆敷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