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的培养理念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针对性培养
根据造价员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例如,对于专业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员,可以重点加强编审能力的培养;对于专业能力强但知识面较窄的人员,可以补充工程其他方面或工程经济知识,或鼓励其提升学历。
梯度性培养
造价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应根据每个层次人员的特点分别制定培养计划,确保各级人员都能得到适当的培训,避免出现“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同时,培养计划应有利于三个层次人员的衔接,形成培养梯队。
实践与应用
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项目来锻炼造价员的专业技能。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让造价人员在实际项目中承担重要角色,促进其快速成长。
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培养造价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工业及民用建筑等领域从事建设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持续学习与更新
鼓励造价员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研讨会等方式,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和资源。
人力资源理念
将造价员视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在管理方法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通过岗位设置和项目促进,为造价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创新激励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和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促使造价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竞争的要求。
综上所述,造价员的培养理念应注重个性化、实践性、职业素养和持续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促进造价员队伍的整体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