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的说法
错误的是:D.有焰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包括初始、发展、传递和终止四个阶段。
解析:有焰燃烧是典型的链式反应过程,包括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三个阶段。
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的主要方式
不包括:C.延烧。
解析:室内火灾的常见蔓延方式为直接燃烧(火焰接触、延烧)、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等,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主要通过热对流、飞火和热辐射三种方式。
与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的特点
不包括:B.燃烧速度快、爆炸压力大。
解析:与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具有下列特点:(1)所需点火能量大、引爆时间长;(2)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小,但燃烧时间长、能量大;(3)容易产生二次爆炸、三次爆炸,因此破坏更大;(4)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产物。
下列厂房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不属于戊类的是
错误的是:D.转炉厂房。
解析:转炉厂房火灾危险性属于丁类。
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的仓库中,不应储存的物质
题目未提供具体答案,但可以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不应储存的物质类别。
根据《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厨房明火区与其他部位分隔应采用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答案:C.2.0h。
解析: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第二节-民用建筑防火分隔措施 2.1.3 下列场所应采用防火门、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除居住建筑中的套内自用厨房可不分隔外,建筑内的厨房。
关于防火墙的防火构造要求
错误的是:C.建筑外墙采用难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体外表面 0.3m 以上。
解析: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 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 0.50h 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 0.5m 以上。建筑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 0.4m 以上。
关于逃命疏散设施的说法
错误的有:A.室外疏散救援舱不能向上运行。
解析:室外疏散救援舱通常设计为可以向上运行,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人员。
这些解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消防相关知识和规范,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考生仔细阅读题目和解析,确保完全掌握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