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案例中的常见错误包括:
现金流量表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利息,而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含利息。
投资回收期小于营业期不是工程可行的判断依据,而应与投资回收期小于行业基准回收期进行比较。
忘记转化名义利率。
固定资产余值与残值混淆。
可还贷款额计算错误,等于税后利润加折旧加摊销,而非利润总额。
决策树中,如果方案期不同,不能比较现值,而应比较年值。
每天的挖土量计算错误,不是挖土机数量乘以挖土机工作量,而是总工程量除以作业天数。
价值工程的方案比选中,V=1不是最优解,V最大才是最优。
人工(机械)的预算定额是时间定额加人工(机械)幅度差,而非产量定额,且预算定额和企业定额的单位不同,通常预算定额的单位会稍大一些。
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的分母中未加入流动资金。
进口硬件和软件的计税方法错误,例如,所有税都计或某些税不计。
类似工程预算法中,先乘综合差异系数再修正结构差异的顺序搞反。
多方案报价中,条款改动和增加建议方案均需变动前后报价。
决策点后面无概率,机会点后面概率合为1。
206号文的计费程序记错,例如,人工机械比例小应使用直接费计费,比例大则用人工机械计费,纯包工则用人工费计费。
中标通知书生效时刻错误,它是在发出时刻生效,而非承诺达到时刻生效。
投标单位的报价不能计入算术平均值,这并不等于废标。
从承包商角度考虑,现金流量图中的工程款为正,扣款为负。
答题顺序错误,如将第三题答在第二题处,或将第二题答在第三题处,以及三四题答题顺序颠倒。
使用铅笔答题,而不是钢笔或圆珠笔。
清单计价不熟练,例如清单编号错误、工程量计算规则模糊、清单项与定额子目混淆、单位错误。
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造价估算与实际情况不符。
忽略项目中的细节,如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等,导致造价估算不准确。
对市场行情不熟悉,未及时了解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变化,导致造价估算偏高或偏低。
报告书漏项,如缺少评估依据、报告有效期等。
估价对象描述不全,包括房地产权利状况、土地实物描述、建筑物实物描述、区域及个别因素描述、租赁情况交待不清。
选用的估价方法不妥,例如有收益的应优先选用收益法,比较实例多的应优先用比较法。
各种评估方法中的错误,如比较法中的可比实例选择不当、币种未说明、汇率选择错误、非正常交易情况未修正、日期修正计算错误、因素修正时分子分母颠倒、土地未作年期修正等。
在比较情况说明时判断有差异应予修正,但在实际计算中未修正。
计算结果有错。
31. 可比实例的状况必须是取其在成交日期时的状况。
32. 不同性质的房地产,其因素修正时选取的侧重点和权重应不同。
33. 求有效毛收入时未采用客观收入,或未分析未来收益变化的趋势。
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对造价工程师考试内容的理解不足、复习不全面、考试时紧张或疏忽等原因造成的。建议考生针对这些易错点进行重点复习和练习,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