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理中采用多种手段,以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监理手段:
旁站监督
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踪的监督活动。通过旁站监理,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序质量。
见证
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确保其符合验收规范。此外,对涉及结构安全和质量评定的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的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也需要执行见证工作。
平行检验
监理人员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这有助于体现工程监理的独立性,保证工作的科学性。
巡视
监理人员应经常性地、有目的地对承包单位的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检测,并对巡视监理情况进行专项记录。通过巡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指令文件
监理工程师利用监理合同赋予的指令控制权,对施工提出书面的指示和要求。指令文件是表达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指示和要求的书面文件,用以向施工单位提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请施工单位注意,以及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求或指示其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等等。
支付控制手段
质量监理以计量支付控制权为保障手段,通过控制支付环节,促使施工单位重视施工质量。
监理通知
监理工程师利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对任何事项发出指示,并督促承包商严格遵守和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
审核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监理工程师需要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评估施工质量。
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
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与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规定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监理工程师应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控制工作程序,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这也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依据。
利用支付控制手段
这是国际上较通用的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也是业主或承包合同赋予监理工程师的支付控制权。通过控制支付,监理工程师可以促使施工单位重视施工质量。
工序质量控制
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通过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及时检查工序质量、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等手段,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
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
质量检查
包括操作者的自检、班组内互检、各个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施工员的检查和质检员的巡视检查,以及监理和政府质检部门的检查。通过多层次的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成品保护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破坏已有产品,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并加强成品保护的检查工作,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监理工程师通过上述多种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监控,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