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监理工程师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监理内容与程序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内容包括“四控三管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变更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以及沟通与协调。
监理工作程序包括选择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协议、三方会议、组建监理项目组、编制监理计划、实施监理计划、参与工程验收、提交监理文档。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涉及14个要素,包括立项管理、计划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变更与风险管理、协议管理、安全管理、外购和外包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沟通与协调管理、评估与验收、文档管理。
风险管理与防范
风险四要素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管控。监理单位需要采取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和管控措施,如规避、接受和减轻风险,以及跟踪变化、预测新风险、调整资源配置和风险应对计划。
监理单位的行为准则包括遵法、公正、独立、科学、保密,同时需要制定风险防备措施,如谨慎签订监理协议、严格履行协议、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监理规划与文档
监理规划是指导监理项目部全面开展工作的重要文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理范围内容和目标、项目部的组织构造和人员配置、监理程序措施及制度、监理工具和设施。
监理单位权利与义务
监理单位依据“守法、公正、独立”原则,依据合同取得监理收入,不承包信息系统工程,不与被监工程的承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不侵害建设和承建单位的知识产权,违犯法律法规将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监理人员权利与义务
监理人员依据监理合同独立执行工程监理业务,保守承建单位的技术和商业秘密,不同时从事相关技术和业务活动。
工程治理的重要性
工程治理涉及国家、单位利益,需求未清就实施、进度不利、投资掌握不利、实施可视性差、治理不受重视等问题,因此工程治理至关重要。
技术参考模型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技术参考模型由监理支撑要素、监理运行周期、监理对象、监理内容四部分组成,涵盖人员、技术、资源、流程等监理及相关服务能力要素。
监理运行周期
监理运行周期主要分为规划、部署实施、运行维护三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阶段组成,包括招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运维招标阶段、运维实施阶段、评价及认定阶段。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对象通常分为基础设施、应用软件、数据、信息安全四类,监理工作按照服务阶段划分,包括招标阶段监理、实施阶段监理、评估阶段监理,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监理要求。
通过掌握以上要点,信息监理工程师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确保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