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的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源起与早期发展
造价工程师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发展,为了解决建筑工程交易中业主相对信息缺乏的困难,实施了信息救济的方法。
在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从16世纪开始出现了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这一职业,负责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职称与资格认证
2005年9月16日,原地方概预算员转变为全国造价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统一命名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
2011年11月8日,赋予了造价员全国从业资格的地位,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发布相关管理办法。
制度调整与改革
2016年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决定取消“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
2016年1月26日,造价员转为助理造价工程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完成制度转换。
考试与注册制度
2018年,全国造价工程师在原有的一级造价工程师基础上增加二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周期由原来的2年变为现在的4年,考试难度有所调整。
造价工程师执业注册不仅局限于工程领域,国家财政部门提出持有造价工程师证书的人可以作为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
专业细化与扩展
一级造价工程师由原来的2个专业(土建和安装)增加到4个专业(土建、安装、交通、水利)。
非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的考生现在也可以报考一级造价工程师,但需要增加一年的工作年限。
通过以上阶段可以看出,造价工程师制度经历了从资格认证到考试、注册制度的不断完善,专业范围也在逐步扩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