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暴消防工程师主要负责 预防和控制爆炸的发生,确保建筑在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防爆原则和措施:
防爆原则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
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
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预防性技术措施
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加强通风除尘。
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防止日光照射。
防止电气火灾。
减轻性技术措施
采取泄压措施,防止爆炸事故扩大。
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减少爆炸危险区域的影响。
建筑防爆设计
确定爆炸危险区域,根据场所内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爆炸性粉尘环境。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应独立设置,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应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的排风设备不得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防爆设施
设置防爆墙、防爆门和防爆窗等,以局限爆炸事故波及的范围,减轻爆炸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防爆墙必须具有抵御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
防爆门和防爆窗应采用抗爆强度高的材料制作,确保在爆炸时不会产生尖锐碎片。
其他注意事项
泄压设施应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并确保泄压面积充足、泄压形式适当。
总控制室和分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并采用符合耐火极限要求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应采用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面积,顶棚设计和通风应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以上措施,建筑防暴消防工程师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