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的考试历史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国家开始实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以下是详细的发展过程:
1996年
依据《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印发〈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1996〕77号),国家开始实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1998年1月
人事部、建设部下发了《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实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人发〔1998〕8号),并于当年在全国首次实施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建设部共同负责,人事部负责审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和试题,组织或授权实施各项考务工作。会同建设部对考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确定合格标准。日常工作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承担,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考试科目与内容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办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原则上只在省会城市设立考点。考试采用滚动管理,共设4个科目,单科滚动周期为2年。
二级造价师考试
二级造价师考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国家对建筑行业的重视。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国家决定通过设立二级造价师这一职业资格来提升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二级造价师考试于2016年正式启动。
二级造价师考试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2个科目。其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为专业科目,专业科目又分为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安装工程4个专业类别,报考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报其一。
政策调整与市场需求
早在之前,国家对造价人员的资格认证主要依赖于造价员的考试。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造价员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造价人才的需求。因此,二级造价师作为一种新的职业资格认证,于2019年正式实施。
这一变化标志着国家在造价管理领域的政策调整,旨在通过对造价师的资质认证,提高行业标准,促进工程项目的合理预算和有效管理。二级造价师的设立不仅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结:
造价工程师考试自1998年首次实施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试和认证体系。二级造价师考试的设立,不仅是对造价员制度的延续,也是为适应建筑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而进行的重要调整。这些措施共同促进了造价工程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