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二级建造师的基础知识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路基填土、管道敷设、稳定土基层施工、二灰混合料施工、桥梁工程、地下水控制、道路结构与功能、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基础知识点:
路基填土
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0mm。
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宜在春末或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摊铺好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型,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含水量的±2%范围内。
二灰混合料施工
二灰混合料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5~-3℃)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
二灰混合料施工时由摊铺时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二灰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桥梁工程
按桥梁多孔跨径总长L(m),可分为特大桥(L>1000)、大桥(1000≥L≥100)、中桥(100>L>30)、小桥(30≥L≥8)。注:凡是多孔跨径全长不到8m和单孔跨径不到5m的泄水结构物,均称为涵洞。
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抗倾覆稳定时,各施工阶段的稳定系数均不得小于1.3。
支架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
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
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应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卸落拱架,设计未规定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值得80%以上。
地下水控制
地下水控制水位应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基坑范围内地下水位应降至基础垫层以下不小于0.5m。
面状降水工程降水井点宜沿降水区域周边呈封闭状均匀布置,距开挖上口边线不宜小于1m。
道路结构与功能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
刚性路面: 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适宜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柔性路面: 具有一定弹性,能够适应不同气候和荷载条件。
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沉入桩基础:锤击沉桩宜用于砂类土、黏性土;振动沉桩宜用于锤击沉桩效果较差的密实的黏性土、砾石、风化岩;静力压桩宜用于软黏土(标准贯入度N<20)、淤泥质土。
钻孔灌注桩基础:泥浆制备与护筒埋设、正、反循环钻孔。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市政二级建造师在基础工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建议考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