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管理重点

慧慧手脑知识 · 2025-01-05 06:55:00

消防工程师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册条件

依法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

受聘于一个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担任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

注册时限

申请初始注册的,应当自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逾期未申请初始注册的,应当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达到继续教育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初始注册。

审批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是一级、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注册审批部门。

有效期限

注册证、执业印章的有效期为三年,自作出注册决定之日起计算;

申请人领取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证、执业印章时,已经取得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证、执业印章的,应当同时将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证、执业印章交回。

初始注册所需的材料

初始注册申请表;

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等复印件;

聘用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或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证明材料;

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文件复印件,社会保险证明或者人事证明复印件(聘用单位同时申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申请人无需提供第三项规定的材料。逾期申请初始注册的,还应当提交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材料)。

继续教育

注册消防工程师在每个注册有效期内应当达到继续教育要求。

消防安全管理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消防安全责任人不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职责;

对于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统一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施工现场管理

设置防火标识,施工现场的临时发电机房、变配电房、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库房和使用场所、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宿舍等重点防火部位或区域,应在醒目位置设置防火警示标识。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应设置禁烟标识;

做好临时消防设施维护,包括临时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对已失效、损坏或丢失的消防设施,应及时更换、修复或补充。临时消防车道、临时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遮挡、挪动疏散指示标识,不得挪用消防设施。施工现场尚未完工前,临时消防设施及临时疏散设施不应被拆除,并应确保其有效使用。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

制度管理,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加强管理、各司其职,实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化;

标识化管理,每个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都必须设立“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指示牌、禁止烟火警告牌和消防安全管理标识牌;

教育管理,新工人入厂、重点工种上岗前的必训教育,使重点部位职工达到“四懂四会”,实现消防安全知识群众化;

档案管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档案管理做到“四个一”,包括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防火安全制度、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工作人员登记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基本情况照片成册图、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灭火施救计划;

日常管理,防火检查可采取“六查、六结合”的方法,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应急管理,做到“四熟练”,熟练使用灭火器材,熟练报告火警。

这些重点内容涵盖了注册条件、注册时限、审批部门、有效期限、初始注册材料、继续教育、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以及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等方面,是消防工程师管理的核心要点。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