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在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领域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安全等知识单元。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
常见引火源包括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等。
闪点是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用于评定可燃液体火险性的大小,也是可燃液体的分类、分级标准。
燃点是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一般比闪点高1-5℃。
自燃点是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灭火剂和灭火器
灭火剂是指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中止的物质,如:水、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烟雾等。
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按充装灭火剂的类型划分为水型灭火器、空气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灭火器的使用办法包括手提提把、保持水平垂直、颠倒摇晃灭火器瓶体等步骤。
化学危险品和爆炸物
化学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物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八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常见引起爆炸的点火源包括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
易燃气体的敏感度是指其所需的最小起爆能。
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H、S等被氧化生成的CO2、H2O、SO2等。
不完全燃烧产物包括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火灾危险性分类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燃性液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分为甲类(闪点<28℃)、乙类(闪点≥28℃至<60℃)、丙类(闪点≥60℃)。
消防应用
液体燃烧包括闪燃、沸溢、喷溅等现象。
固体燃烧包括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烟熏燃烧、动力燃烧(爆炸)。
实验室安全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实验室应远离公共区域,符合建筑安全规范,具备良好通风条件。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消防器材使用与火场逃生技巧、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也是消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消防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火灾成因、灭火原理及安全操作,从而在火灾预防和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巩固和深化这些化学基础知识,以提高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