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的核心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经济学思维:
造价工程师应具备交付项目价值的能力,为社会经济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建筑产品。他们应倡导双赢或多赢机制,并依靠BRM(商业风险管理)来实现项目价值交付。
管理学思维:
由于装配式建筑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一次性工作。造价工程师需要借助供应链管理理论,倡导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在项目价值交付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相关者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社会学思维:
造价工程师应在信任的基础上引入更加公平的理念,并在合同中注入柔性,即“再谈判”,同时遵守合理风险分担原则。
法律思维:
造价工程师应引入法经济学的理论,用经济学阐述法律问题。法律不仅要保护公序良俗,还要讨论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发展。造价工程师应尊重约定,同时遵守国家规定,以国家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为出发点,有效抑制资本逐利而忽略公共利益的弊端。
工程思维:
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科学发现的技术利用能力和工程实现逻辑。他们应关注项目的成功和项目管理成功,确保投资人、服务提供商和承包人的基本利益,从而实现项目价值交付。
识图能力:
优秀的造价工程师需要掌握建筑工程图纸及实物识图要求,学会将图纸中的二维图转换成三维模型,以便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三维模型。
这些精髓共同构成了造价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在建筑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项目的经济性、效率、公平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