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降水教程

西东指北 · 2025-01-06 09:04:59

二级建造师降水教程主要包括明沟、集水井排水和井点降水两种方法:

明沟、集水井排水

适用情况: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此方法应用最广泛且简单经济。

实施方法:在基坑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溢出的地下水经过排水明沟齐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泵排出基坑外。

注意事项

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

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当基坑开挖的土层由多种土组成,中部夹有透水性能的砂类土,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在基坑边坡上按不同高程分层设置明沟和集水井构成明排水系统。

井点降水

适用情况:基坑开挖较深,基坑涌水量大,且有围护结构时,应选择井点降水方法。

实施方法

单排井点: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

双排井点: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

环形井: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时。

注意事项

井点部署应依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状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

安装井点管后,应向孔内投放滤料,滤料粒径宜为0.4mm~0.6mm,孔内投入滤料数量宜为计算值的5%~15%,滤料填至地面1m~2m后应用黏土填满压实。

井点管、集水总管应与水泵连接安装,抽水系统不应漏水、漏气。

形成完整真空井点抽水系统后,应进行试运营。

建议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基坑的地质条件、涌水量、开挖深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法。对于浅基坑且涌水量不大,可以优先考虑明沟、集水井排水;对于深基坑或涌水量大的情况,井点降水是更为有效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做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