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钢筋工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做法:
钢筋加工与连接
钢筋的加工制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的使用,以及绑扎接头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钢筋的焊接方法应根据钢筋的直径、长度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选择,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等。
钢筋的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扎直螺纹或套筒挤压连接接头,且连接接头的等级应选用Ⅰ级或Ⅱ级。
钢筋的焊接作业
焊工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绝缘鞋等,以确保安全。
焊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大的热量或不足的热量影响焊接质量。
焊缝应均匀、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对于较长的钢筋,可能需要分段焊接,并在每段焊接完成后进行检查。
焊接后的处理
焊接完成后,需要清除焊缝表面的熔渣和飞溅物,并进行必要的打磨,使焊缝表面平整光滑。
焊接区域应进行冷却和时效处理,以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或裂纹。
对焊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场地布置及运输
钢筋加工场地应合理布置,原材料与半成品分开堆放,并有明确的标识牌。
钢筋的运输和安装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钢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钢筋施工标准做法
钢筋绑扎应画线进行,确保水平筋和箍筋的间距满足设计要求,且与每根主筋相交位置绑扎到位,严禁跳绑。
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建议用PVC管保护主筋不受污染,未采取保护措施时应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洗。
钢筋的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避免在同一位置设置多个接头。
质量管理与验收
钢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加工过程的监控以及成品的验收。
监理工程师应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100%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遵循以上做法,二级建造师可以确保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