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的廉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道德风险
因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等腐败风险。
价值观扭曲,如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岗位职责风险
因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
滥用职权,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如工程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工程材料采买等环节。
业务流程风险
因工作业务流程不规范,可能造成的腐败风险。
在工程量核查、套价等过程中徇私舞弊,导致工程造价失真。
制度机制风险
因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健全造成的腐败风险。
权力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外部环境风险
因行业“潜规则”、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的不利影响的风险。
受到外部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行为失范。
防控措施
加强廉洁教育
创新岗位廉洁教育形式,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针对不同岗位风险点,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和制度性强化教育。
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影响力。
建立健全制度系统
规范权力运行,建立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体系。
加强对权力的程序制约,形成权力结构配置标准。
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强化监督问责
加强对造价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依法履职、秉公用权。
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
促进行业自律
造价、招标代理从业人员要保持诚信和专业操守。
从严打击行业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造价员的廉洁风险,确保其在工作中坚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