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在处理爆炸事故时,需要了解爆炸的直接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下是引起爆炸的一些常见原因:
物料原因
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大多是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可燃物。
工作场所过量堆放物品,对易燃易爆危险品没有安全防护措施。
产品下机后不待冷却便入库堆积,不按规定掌握投料数量、投料比、投料先后顺序。
控制失误或设备故障造成物料外溢,生产粉尘或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
作业行为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
生产和生活用火不慎,乱用炉火、灯火、乱丢未熄灭的火柴杆、烟蒂。
判断失误、操作不当,对生产出现超温、超压等异常现象束手无策。
不按科学态度指挥生产、盲目施工、超负荷运转。
生产设备原因
设备材料或结构缺陷,如选材不当或材料质量有问题。
结构设计不合理,零部件选配不当,不能满足工艺操作的要求。
由于腐蚀、超温、超压等而致设备出现破损、失灵、机械强度下降、运转摩擦部件过热等。
生产工艺原因
物料的加热方式方法不当,导致引燃引爆物料。
对工艺性火花控制不力,形成点火源。
对化学反应型工艺控制不当,导致反应失控。
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失灵,出现超温、超压现象。
此外,人的故意破坏,如放火、停水停电、毁坏设备及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雷击等,也可能引发爆炸。
建议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对易燃易爆危险品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合理堆放物品,控制投料数量和顺序。
培训员工: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遵守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爆炸。
工艺优化:优化生产工艺,控制工艺参数,避免超温、超压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应急响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爆炸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