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道路指标涉及施工工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指标:
施工工艺指标
使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如高压水切割机、混凝土路面平整机、多功能修路机等,以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工程质量指标
道路应平整、结实、耐久,并考虑地下管网的设置和管理,以及道路超载等因素。
面层要求包括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凹凸温稳定性,外表层还需考虑平坦度和粗糙度。
基层作为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材料可以是整体性材料(如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湿度和温度水稳定性,厚度≥150mm。
安全管理指标
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考虑工人的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对建筑过程中的损坏和意外进行修复和维护。
环境保护指标
采用环保型材料,减少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促进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路基性能要求
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是路基性能的主要指标。
路面使用要求
平坦度、承载能力(抗疲惫破坏和塑性变形)、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道路分类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各有不同的交通功能和设计标准。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使用年限30年,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城市广场、停车场。
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使用年限15年,适用于次高级路面和城镇支路。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二级建造师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规范和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