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常用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荷的性质
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
在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称为电场,它对放在其中的任何电荷表现为力的作用。
电阻及其影响因素
电阻是电流在导体内流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用R表示。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电阻可以分为有功电阻和无功电阻,通常将既发有功又发无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迟相或滞后,把送出有功、吸收无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进相或超前。
互感现象
由于一个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在相邻的另一个电路中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
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电路的作用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和转换、信号的传递和处理。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电源是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负载是将电能转化成非电能的装置。
PID控制
PID是一种闭环控制算法,包括比例(P)、积分(I)、微分(D)三种控制算法。PID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系统的输出,以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比例控制反应系统的基本偏差,积分控制反应系统的累计偏差,微分控制反应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根据实际目标系统调试出最佳的PID参数。
基础电路和深化电路
基础电路包括点动控制、自锁控制、互锁控制、顺序启动、手动星三角降压启动、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等。深化电路包括降压启动控制电路、顺序启动控制、能耗制动控制电路等。
常用电气元件运行原理
包括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例如,断路器可以手动开关或用来分配电能,对电源线、电机等实行保护,在发生严重过载、短路或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
电路的三种状态包括通路、开路和短路。通路状态是电路畅通,有正常的电流流过负载,负载正常工作;开路状态是电路断开,无电流流过负载,负载不工作;短路状态是电路中有很大电流流过,但电流不流过负载,负载不工作。
这些原理是电气工程师在设计和分析电气系统时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通过运用这些原理,可以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