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是中国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职称,其沿革可以概括如下:
起源与发展
1979年,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正式实行,建造师这个职称开始被引入。
2002年12月5日,建造师注册职业资格制度正式出台,这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
2003年2月27日,国家要求推广注册职业资格认证,逐步废除原有的项目经理管理制度,并设立5年过渡期。
考试与认证
2005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
2008年由于泄题案件导致停考一年。
之后的考试在2009年继续进行。
考试内容
一级建造师考试内容逐渐丰富,涵盖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工程经济等方面,旨在提升考生综合素质。
证书历史
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起源于英国,拥有超过150年的历史。
考试条件(早期):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工作经验要求:在建筑行业从事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工作满7年。
以上信息概述了一级建造师从引入到正式设立,再到考试和认证的过程,以及考试内容的变化和考试条件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