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执业过程中,需要了解并熟悉地理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地理特征
场地边界:由规划部门根据地形图上标明的坐标确定。
地形图:反映场地的地形和地貌特征,方向通常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坐标:用于定位地形图上的任意一点,分为基本控制大地坐标网和独立坐标网。
高程:以大地水准面(如青岛平均海平面)为零点起算到地面上一点的铅锤距离,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等高线:把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在图上连接起来而画成的线,用于图形化描述地形。
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以及海陆相位置。
地形地貌:描述区域内的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地形。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候要素。
水文特征:涉及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分布、类型和特征。
土壤类型:描述区域内不同土壤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植被覆盖: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地域性
二建造师的执业资格仅在发证省份有效,需要了解所在省份的报考条件和相关政策。
这些地理特征对于二级建造师在项目规划和施工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从而做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