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排水形式

教育图书 · 2024-12-25 07:25:11

在二级建造师的排水形式中,常见的方法包括:

明沟排水:

通过挖掘地面上的沟渠,引导水流至集水井或排水系统。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表水丰富且水位较低的情况。明沟的坡度应适当,以保证水流畅通无阻。

井点降水:

在基坑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井点,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井点降水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尤其在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有效。

深井降水:

通过钻探成孔后,埋设深井管并灌入滤水材料,然后安装水泵进行抽水,以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深井降水适用于大面积、高水位的地下水位控制,其优点是降水效果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集水坑排水法:

除严峻流沙外,一般状况下均可适用。通过设置集水坑,将基坑内的水排出。

板桩法或沉井法:

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纳板桩法或沉井法。

帐幕法:

也是一种适用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的排水方法。

地面运水:

通过地面运输将基坑内的水排出,但排水量较小,且易造成污染。

泵送排水:

通过泵管引流,将基坑内的水流出,需要对泵管的运输路径进行合理调整。

管道排水:

将基坑内的水引到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效果。

截水沟:

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

渗沟:

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1%,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其埋置深度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封闭层以下)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地段。

渗井:

用于排解路基四周的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其直径50~60cm,井内填充材料按层次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填充料应采纳筛洗过的不同粒径的材料,应层次清楚,不得粗细材料混蹦塞,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

这些排水形式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排水效果。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