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桥梁工程中,对桥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支架、钢筋、混凝土
模板、支架和拱架制作及安装应符合设计图或施工方案要求,且稳固牢靠、接缝严密,立柱基础有足够的支撑面和排水、防冻融措施。
钢筋的材料、弯制和末端弯钩、受力钢筋连接、安装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原材料、添加剂、配合比、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性能试验、抗渗性能试验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检验、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检验、预应力筋进场检验、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时混凝土强度、预应力筋张拉允许偏差、孔道压浆的水泥浆强度、封锚质量等均需严格控制。
基础工程
扩大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筑路和管线上方的回填土压实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沉入桩的桩表面不得出现孔洞、露筋和受力裂缝,钢管桩的钢材品种、规格及其技术性能、制作焊接质量、沉桩质量控制应符合相关规定。
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核实地质情况,桩身不得出现断桩、缩径等现象。
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深度、水下混凝土质量、墙身不得有夹层、局部凹进、接头处理等应符合要求。
墩台、盖梁
钢管混凝土柱的制作和混凝土与钢管的紧密结合程度应符合要求,无空隙。
预制安装混凝土柱的柱与基础连接处接触应严密、焊接牢固、混凝土灌注密实,强度符合要求。
现浇混凝土盖梁不得出现超过设计规定的受力裂缝。
其他注意事项
桥梁的净空、桥面中心偏位、桥面宽度和桥长等应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以及桥头高程衔接应满足要求,允许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包括对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的认真研究、控制导管埋置深度、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等。
通过以上措施,二级建造师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桥梁工程的质量,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