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在接电柜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元器件安装布局
确认图纸与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目等是否相符,检查元件是否有损坏。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元件组装,确保组装正确无误。
合理布局元器件,便于维修和更换,复杂控制盘需提供布局图或现场确认。
一次元件和二次元件应分开布局。
考虑发热元件的散热需求,预留足够空间。
避免将变频器等扰乱源与电子元件放置过近。
确保所有需要接地的元件按要求接地,使用黄绿相间线,规格不小于说明书规定。
一次线连接
确保导线截面能承载正常工作电流,并留足余量以应对元件损耗和发热。
备用线应放置在柜门上,并使用明显颜色以便识别。
控制线路的接线端应使用专用铜接头和匹配的标准压接工具进行处理。
高压开关柜安装要求
检查“五防”装置是否齐全且动作灵活可靠。
确保手车推入和拔出时,接地触点先于主触点接触和断开。
配电柜安装要求
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垂直度、水平度及允许偏差符合规定。
振动场所的配电柜应采取防振措施。
机柜接地应牢固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应使用裸铜软线与接地金属框架连接。
多台计数器成排安装时,应逐个调平和对齐。
导线连接标准和规范
配电板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应为1.0mm²,低电平电子电路允许采用小于1.0mm²的导线。
连接导线的绝缘应耐潮、耐霉及滞燃,绝缘电压等级应符合线路工作电压的要求。
接电柜验收
确认电柜的电压等级和电流容量,选择合适的电缆和接线端子。
根据电路图和接线图,正确连接电缆和内部元件。
确保电缆接头牢固可靠,绝缘处理安全可靠。
进行电气测试,确保电柜内部元件正常工作,电路接通。
对电柜进行标识,标明相关信息以便于后续维护和管理。
最后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气工程师在接电柜时能够安全、准确地完成工作,保障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