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在执行职责时可能会犯的错误主要包括:
计算错误
工程量计算错误,如重复计算、面积不扣等。
定额单价套用错误,如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断面等参数使用不当。
项目重复计算,如找平层、防水层下的冷底子油等。
清单编制错误
编制范围与业主要求不符,如遗漏某些项目。
项目特征描述错误或不完整,如桩的类型、材料规格不明确。
项目编码错误,导致计量规则错误。
合同管理不当
合同条款描述模糊,导致执行过程中产生争议。
设计变更管理不善
设计变更未及时有效控制,导致成本增加。
进度控制不力
项目进度控制不严,导致项目延期和额外成本。
质量控制不严
工程质量把关不严,可能导致额外维修和返工成本。
造价出现错误
预算不准确,导致实际支出超出预算。
审价过程中的错误态度
不遵事实、自以为是。
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不懂装懂、强加于人。
先入为主、预订审差。
当造价工程师犯下上述错误时,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
合同纠纷。
工程超支或预算不足。
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或法律追究,如根据《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举报不当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错误导致严重后果,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造价工程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如果出现错误,应根据合同条款和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