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度和纬度的计算
问题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度和纬度的计算希望能解答下
- 精选答案
-
在七年级上册地理学习中,经度和纬度的计算主要涉及到以下方法:
1. 计算经度:经度的计算通常使用地方时差法。
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每隔15度经度相差1小时,每隔1度经度相差4分钟。例如,如果北京的地方时为12:00,那么位于东经116度的某地的时差为1小时4分钟,其经度为116°E。
2. 计算纬度:纬度的计算主要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为:h = 90° - φ,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角,φ为地理纬度。例如,如果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那么该地的纬度为60°N。
3. 纬度划分:纬度分为北纬和南纬,北纬的度数向北增大,南纬的度数向南增大。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分别为:北纬30°至北纬60°为高中纬度,北纬60°至北纬90°为高纬度;南纬30°至南纬60°为高中纬度,南纬60°至南纬90°为高纬度。
4. 时区计算:为了便于各地之间的交往,全球经度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基准线,其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要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可以用该地的经度除以15度,取商数并四舍五入。例如,某地的经度为116°E,所在的时区为东八区。综上所述,在七年级上册地理学习中,经度和纬度的计算主要依据地方时差法、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以及时区的划分原则。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掌握,学生可以较为熟练地计算地理坐标。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经度和纬度的计算
本文链接:https://www.bjdnbx.com/know/19577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于广知网,谢谢配合!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