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的“水区”和“旱区”主要是根据 阅卷的严格程度来划分的。具体来说:
水区
改卷标准较宽松:主观题给分相对较多,考生相对容易获得较高的分数。
常见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或考研报名人数较少的省份和地区,如黑龙江、吉林、河南、云南等。
旱区
改卷标准较严格:主观题普遍给分不高,考生得高分难度较大。
常见地区:经济较发达、教育资源丰富且吸引大量优质生源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
形成原因
生源数量
偏远地区:一志愿生源本来就少,如果阅卷过于严格,上线人数就达不到指标,因此阅卷相对宽松。
热门报考地区:竞争激烈,生源普遍较好,为了筛选优秀的生源,阅卷相对严苛。
生源质量
优质生源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由于报考人数众多且竞争激烈,阅卷老师对试卷的评判标准较高,考生获得高分的难度较大。
生源质量较差地区:表现一般的分数自然会高一些,因此阅卷标准相对宽松。
公平性保障措施
尽管存在水区和旱区的划分,但考研阅卷过程中有诸多手段保证评分公平,避免因阅卷老师的个人喜好影响考生成绩,例如:
试评:在正式评卷前首先进行试评,确定一个地区属于水区还是旱区。
统一标准:公共课由所报大学的省招办阅卷,专业课由所报大学自主阅卷,尽管标准不完全一致,但力求公平。
建议
选择报考地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水区或旱区进行报考,以提高录取机会。
充分准备:无论报考哪个地区,都应充分准备,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以应对不同阅卷标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