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需要爬取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招生人数:
该数据一般可以在专业目录中查看,反映了一个专业的招生名额总数。对于热门专业,这项数据尤为重要,因为它与录取几率直接相关。
报考人数:
这项数据可以显示有多少竞争对手与你竞争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名额。虽然每年数据可能有所变化,但通过分析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
录取人数:
虽然一般可以从招生人数中得知,但实际上录取人数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如复试刷人、生源质量、扩招、调剂等)而与招生人数有所不同。这项数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该专业的实际录取情况。
报录比:
即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直观地反映了该专业的热门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
推免人数:
虽然很多同学认为这项数据与考研没有太大关系,但实际上推免人数也会影响最终录取名额的分配,因此也是值得关注的。
学校及专业信息:
包括学校名称、院系所、专业名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爬取相关网页获得,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
招录人数:
即最终录取的人数,包括统考生和推免生。这个数据可以帮助你了解各个专业的实际录取情况。
其他相关信息:
如研究生院信息、自主划线情况、博士点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学校和判断专业竞争力也有一定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结合相关的库(如requests、BeautifulSoup、pandas等)来爬取上述数据。爬取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目标网站的使用条款,避免侵犯版权或违反法律法规。同时,爬取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