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放鸽子的现象是 存在的,并且不少。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原因:
院校放鸽子
某院校在19考研机械系调剂中曾出现放鸽子行为,虽然有大量调剂名额,但最终没有录取任何调剂考生。
有些院校在复试时间上拖延,导致考生错过其他院校的调剂机会。
导师放鸽子
导师也可能会有放鸽子的行为,尤其是在拟录取的考生不来的情况下。
调剂生放鸽子
有些考生可能在预调剂后正式调剂时不参加复试,导致院校后悔放鸽子。
制度因素
高校在处理放鸽子现象时往往受到制度限制,只能忍气吞声。
信息不对称
有些院校在复试调剂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考生被“玩弄于股掌”。
差额复试
大部分院校采取差额复试的方式,虽然公平,但有些院校利用这一点压低复试分数线,导致参加复试的人很多,最终录取的人很少。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考研复试放鸽子的现象是存在的,并且不少。建议考生在选择调剂院校和导师时要谨慎,同时也要做好备选方案,以防被放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