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中的面试经验如下:
自信和踏实
自信是心态,踏实是品德,这是老师最看重的品质。成绩好经历多不要吹嘘,成绩平平也不要自卑,你已经坐到了复试的凳子上,就证明了的努力。
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面试的拔高分是你的逻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有了自信和踏实,努力才有实打实的效果。逻辑和表达,更是要主动去思考和训练。老师只是关心你的过去,但更在意的是你的未来。不要过分的以一个弱势方的态度来回答问题,总说自己一定好好学习努力进步等废话,更不要有跪舔的嫌疑。我们最好摆正一个心态:读研既是学习也是合作。可以适当聊聊你自己能做什么,期望带来什么,读研的规划等,不过切记不要夸大。有读博的意愿一般会加分。
眼神和形象
不要目光呆滞的一直看着桌子,也不要一直望着天花板或者窗外回答问题。你的对面会坐着几个老师,要和他们有眼神交流,不要怕和他们对视,当然你的眼神也不要在一个固定的老师上停留过多的时间,都要关注到,让老师知道你在和他们分享你的回答,要让老师们看到你的自信。身体不要晃来晃去,腿不要抖,不要翘二郎腿,不需要挠头。女生不要有刺鼻的香水味,男生不要有汗味。
微笑而不兴奋
每回答完一个问题,说回答完毕,然后微笑着看着老师等待下一步即可,但不要把状态调整的过于兴奋,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手上比比划划,这是很不好的。
“总分”结构
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直接给出答案,废话太多会让老师抓不到重点。建议回答问题时,用“总分”的形式,先抛出总结观点,然后说出每一条论据,这样会更有逻辑性。
虚心求教
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逻辑与观点,最好给出分析思路,但不要尝试狡辩,保持一种虚心求教的态度。
着装得体
着装一定要得体大方,尽量给面试官一种清爽干净的感觉。
整理学术热点话题
为了防止面试官质疑你的学术能力,怀疑你达不到他所要求的学术标准,建议同学们在复试前把你专业领域的期刊名称、最近研究的热点话题的学术性评论都整理好,这些都是到时候可以作为展示你学术能力的信息。
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每年的社会热点事件很多,可以多去知乎看看对这些热点事件的高赞回答,虽然不一定权威,但只要这些回答的逻辑自洽性OK,完全可以采纳用来以防被提问。
回答力求详实
当老师问你某段经历的收获或者对某件事物的看法时,一定要尽量给出具体详实的内容,不要让答案浮在表面。
调整音量大小
说话声音小,很容易让导师听不清,或者听的很吃力,直接会让导师对你失去信心,导致面试表现不佳。语速不要过快,过快导致思维空间小,会出现卡壳,另外也会给导师很急促很不礼貌的感觉。
控制语气语调
经常会说“嗯”“啊”是面试表达不够强的表现,语调要高低起伏,面试最忌死水无澜、毫无变化。注意语言规范,避免引起导师的反感。
训练表达逻辑
这是考生思维层面上的,很多考生会出现答非所问、抓不住重点,这些都是逻辑思维不清晰,没有掌握答题要领,所以一定要在面试前形成一套自己的答题框架逻辑。
提前准备
无论性格多内向,充分的准备都是克服紧张的关键。提前准备好自己要讲的内容,可以大大增强你的自信心,也能让你在面试中更从容应对。如何准备?专业知识、自我介绍、常见问题。
学会深呼吸
内向的性格常常让人容易在面试中紧张,这时候,深呼吸可以帮助你迅速放松自己,控制情绪。深呼吸不仅能帮助你放松肌肉,缓解焦虑,还能让你的大脑更加清醒,思路更加清晰。如何做?面试前,深呼吸3-5次,慢慢吸气,感受气流进入腹部,再慢慢呼出,确保自己能平静下来。在回答问题前,也可以默默深呼吸几秒钟,帮助自己组织思路,避免脑袋空白。
精简语言
性格内向的人,通常不擅长长时间的辩论或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你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你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清晰的思路。对于没有面试经验的你,简洁有力的回答更能打动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