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应届考公和考研的难度比较如下:
竞争激烈程度
考公: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国考和省考,报录比通常在70:1左右,意味着考上的人非常少。此外,公务员职位对非应届生的限制较多,如年龄、工作经验等,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考研:虽然竞争也较大,但相对考公来说较为温和。考研的报录比通常在4:1左右,且考研人群以应届生和毕业1-2年的往届生为主,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备考难度
考公:主要考察行测和申论两门科目,备考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在2-6个月之间。但由于竞争激烈,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联想推理和表达能力。
考研:涉及公共课和专业课,备考时间较长,通常在半年到1年之间。考研需要掌握更深入的专业知识,且每门科目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机会成本
考公:一年有多次考试机会,如国考、省考、选调等,对于非应届生来说,机会较多。
考研:一年只有一次机会,且录取名额相对较少,机会成本较高。
知识难度
考公:知识面相对较窄,主要考察行测、申论等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考研:知识面广泛且深入,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难度较大。
建议
非应届生: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先尝试考公务员,利用应届生身份的优势,增加上岸几率。如果考公不理想,再考虑考研,此时已有更多时间和经验应对更为复杂的考研内容。
应届毕业生:建议优先考虑考公务员,尤其是国考,因为70%的职位仅限应届生,竞争相对较小,且政策支持力度大。
综合来看,非应届考公和考研各有其难点,但总体而言,考公的竞争更为激烈,备考难度和时间成本相对较低,而考研则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且机会成本较高。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考试,并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