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现在可以做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报考专业与院校
选择专业: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及长远发展来选择专业。跨专业考研需要更早准备,因为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复习专业课,并在初试和复试中可能面临专业知识背景不占优势的问题。
选择院校:考虑未来工作地点、个人理想与抱负、个人能力及所选专业的强弱等因素。可以暂时选择几个心仪的院校,综合它们的专业课资料进行复习,先打好基础,再根据最终确定的院校和专业进行调整。
公共课复习规划
英语:每天花费2小时背单词,先背一遍考研基础词汇,然后反复记忆。可以先用2005-2009年的真题进行练习,并注重阅读的精读。
数学:如果确定要考数学,现在可以开始复习高等数学,因为知识点多、分值大、难度高,早日开始有助于后续备考。
政治:可以多关注会议、热点事件等,其他内容可以稍后开始复习。可以通过回复关键词“政治热点”获取2024年1-11月的热点汇总。
专业课信息收集
暂定2-3个院校和专业,查找每个院校的最新专业课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参考书目等。选择有统考专业课科目的院校,这样资料获取难度低,后期确定院校时选择性更大。
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个人时间和学习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备考期划分为基础、强化、冲刺等阶段,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
了解考研基本信息
了解考研的基本常识、各大专业的特点、考研形势及院校的招考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报考的院校,并可能“捡漏”获得上岸机会。
积累实践经验
大一大二期间可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参加学术竞赛、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团队等,积累相关经验,为将来的考研申请增加竞争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
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创建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少熬夜,保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良好。
提前准备其他相关事宜
比如过英语四六级,虽然与考研英语有所不同,但可以提前准备,避免后期因英语水平不足而影响整体备考进度。
通过以上这些准备,可以为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成功上岸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