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性质
《汽车理论》是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生选考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评价标准是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汽车理论基础。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题型:填空、选择、计算、简答、论述分析、名词解释等。
内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制动性、操稳性、平顺性、通过性。
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答题时间:180分钟。
考察要点
汽车的动力性:
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
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
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的应用(结合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能)。
掌握汽车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
掌握功率平衡的含义及汽车的功率平衡图。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
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
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挡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汽车的制动性:
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制动时的车轮受力。
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及评定指标的计算,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
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掌握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了解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汽车的操稳性:
了解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掌握轮胎的侧偏特性。
掌握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特性。
掌握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
汽车的平顺性:
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汽车的通过性:
涉及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通过性能。
参考书目
《汽车理论(第6版)》, 余志生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理论(第三版)》, 余志生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建议考生根据以上大纲进行系统复习,重点掌握各部分内容,特别是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制动性等核心部分。同时,结合参考书目进行深入学习,以提高应试能力。